close

社區營造成功學系列()                 文/佘尚樺,阿佘 桃園縣社區規劃師


 


 


    在國外有一個漁村,那個漁村小小的,主要的魚獲對象是龍蝦,也是該社區主要的經濟來源,這樣的典型小漁村這世上不知有千百萬個。其中有一戶漁民每年堅持都會手製與彩繪自己的魚標(那個漁標頭圓圓的,外觀貌似蘿蔔),時間一久,在他的屋子外頭,就累積掛滿了整面數十個大小、顏色不一的彩繪魚標,成為他們家的特色;而村子裡其他同樣的漁民也跟進,每一戶的魚標設計也都跟別人不一樣,有自己的特色與堅持。最終,這個漁村成為觀光客駐足的觀光勝地,在不出海捕龍蝦的日子裡,同樣會給漁民帶來收益,因為實在太有特色啦!


 


    再平凡不過的魚標是社區漁民賴以維生的工具,然而,比別人花多些時間與精力來留存這樣的器具,這就是一個社區的「生命歷程」紀錄。我們用什麼來記錄自己的生活?回首我們社區的生命歷程,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我們想要留下什麼給我們的子孫?做些什麼才能留下什麼,什麼都不做,沒有紀錄、沒有遺跡、沒有傳承、沒有文化,這個社區最後連成為記憶的可能性都沒有,沒有辦法帶來感動。因為有建造萬里長城,因此我們知道這是華人名存歷史的驕傲;因為有台北101,所以代表我們台灣曾經有營造世界第一高樓的實力;因為宜蘭白米社區有傳承製作木屐,所以人們會記得他們,我們知道來這裡可以體驗、學習到如何製作木屐。一個會值得讓人尊敬的社區,往往不是他們重新創造了什麼,而是他們想辦法留存了什麼。


 


    很多社區在從事社區營造時,都喜歡參考別人做些什麼,馬賽克拼貼、稻草茶亭、步道、環境綠美化,最後只能稱得上是一個有心整理的社區,而不是一個獨特的社區,少了很多原創性。所以我後來大量去鑽研「創意激發」相關的課程,希望在社區營造中能夠落實這「創意」一環,協助社區挖掘出屬於自己的「only one」;以創意的角度做切入發想,關於社區如何「記錄生命歷程」,就可以激盪出很多的形式:如何紀錄、要記錄什麼、紀錄的目的為何、誰來記錄、紀錄的方式、紀錄的範圍等等,每一種的思考點不同,都可以造就出不同的社區風貌。


 


   是的,紀錄本身就是一種創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媽媽的春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