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北投社區大學、北投文化基金會


招募大專青年志工


加入修復文化資產吳家木炭窯


木炭是古早人家作為燃料用途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北投十八份居民,就地取材,採用岩石、土方興建木炭窯,砍伐相思樹當燒製木炭。泉源里吳欽銘先生所擁有,有160年歷史,位於中正山登山步道旁的木炭窯,幸有較堅固的「窯厝」(窯體上方防風擋雨的棚架)保護,整體結構包括窯壁、窯龜大致完整,是陽明山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木炭窯。


時過境遷,木炭窯產業式微,炭窯停產閒置,窯厝樑柱傾倒側壓窯龜、窯壁基石局部崩解等頹圮徵兆「我年齡大了,已經沒有體力維護木炭窯,希望能把祖先交給我的木炭窯,完整的留給後代子孫,讓他們知道開墾十八份的歷史和燒炭的技藝。」八十七歲的吳欽銘爺爺急切說出心裡的擔心。


誠摯邀請大專青年參與文化保存的志願服務工作,以自己的時間、體力,親自參與木炭窯的保存社區耆老指導以木材、石頭、茅草、綠竹、桂竹等原有自然材質,運用傳統工法,親自動手搶修木炭窯。讓學員由「做中學」操作方式體驗協力修復古,包含木炭窯「窯厝」與堆放木材及顧炭火的「口厝寮」,體驗傳統的修復工法。


 


※師資介紹:泉源里耆老吳欽銘、吳欽福、詹紅毛、白雲、李忠立先生等
            北投社區大學木工
班陳明哲老師、北投文化基金會洪德仁董事長


※時間:3月21日(六)、3月28(六)、3月29日(日)上午9點至下午5點


※收費:大專青年免費參加


※活動內容


3月21日  木炭窯修復祈福儀式、清理環境及拆除舊窯厝、搭設樑木


3月28日  搭設窯厝與口厝寮樑木、竹架


3月29日  鋪窯厝與口厝寮之屋頂、種植綠籬、架設解說牌、舉行修復完成儀式、頒發感謝狀


※課程地點:泉源里吳家木炭窯(中正山登山步道旁)


※備註:請著輕便服裝、並自備飲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媽媽的春天 的頭像
    媽媽的春天

    媽媽的春天

    媽媽的春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