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22,30三天工作坊課程針對節能減炭議題分組報告老師給各組意見 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工作坊(三) 審查意見第一組 減碳鄉村組: 1. 建議可以從減碳的概念去發想,如何在施作的過程中就開始進行減碳,例如運用當地的人力、物資進行就地整理,不用外來的大型機具減少運輸產生的碳,在綠化的過程中可運用自製有機肥取代購買等方式。 2. 基地未來可當作交換農作物的空間此構想相當不錯。 3. 可考慮如何結合再生資源的運用。 4. 若以經營自行車休憩站構想,建議可加上一些差異化的概念來鼓勵前來的旅客減少碳足跡,例如收費折抵部分開車的繳交10元,騎自行車則繳交5元。 5. 可於周邊種植香草植物,一方面美化環境,一方面可泡製香草飲料提供給自行車休憩站使用。 6. 基地若為非都市計畫區土地,要記得先取得土地所有權人同意,另外若需要在土地上加蓋固定建物,需考量可能會有違反法律的可能性。 7. 建議針對計畫構想在細部延伸,例如確切考慮需要的經費以及使用的材料。 第二組 節能鄉村組: 1. 活動的時候可從室內溫度、照明等需求延伸考量,例如為了降低室內溫度可於外面使用綠窗簾,建築物是否有西曬問題考量運用綠窗簾的方位,注意室內照明光源的來源減少白天用電等需求。 3. 2.建議實施減碳後可定期記錄室內溫度下降及用電方式,以了解確實減少用電及溫度下降的情形。 4. 建議針對基地閒置已久的原因深度了解,並查詢財產登記情形,若基地本身已閒置很久,未來由地方工作站接手之後建議要考量後續的水、電費用的經費來源以及民眾使用的情形。 5. 3.土地產權要釐清之後,再來進行認養的手續,以避免後續延伸不必要的紛爭。 6. 4.建議清楚說明綠窗簾、雨水回收系統的操作構想,雨水回收的量可依照實際需要使用的量來決定要儲存多少雨水。 第三組 節能城市組: 1. 公寓大廈可考慮向工研院申請光電板補助經費,社區住戶達90戶以上即可申請。 2. 以現有之建築物結構而言,建議可直接從廣場現有排水溝收集雨水,應該較從屋頂加設雨水收集的效果快,牆外雨水收集系統可作為教學示範使用。 3. 建議可調查一下社區東西曬戶數的需求。 4. 建議可與管委會商量雨水收集到一定的量時,提供居民釋出使用。 5. 運用花台收集雨水要考量到植栽生長情形是否會擋到收集雨水的屋簷。 6. 於公寓大廈施作時建議要取得管委會同意後再行施作,另外可參考中埔國小的雨水回收系統。 第四組 減碳城市組: 1. 建議可運用活動、辦理競賽等方式讓社區民眾一同發想參與,基地最後可成為戶外學習教室。 2. 不建議為了收集雨水而另外加設屋簷,應考量此方式否為減碳或增碳的行為 3. 公寓大廈可考慮請住戶各自收集雨水後統一集中或各自運用,用活動方式帶動居民參與。 4. 規劃植物醫院建議可針對公寓大廈常見的植栽進行分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媽媽的春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